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对问大业之后为祟 春秋晋国 · 韩厥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
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史记。赵世家》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韩厥知赵孤在,乃曰。)
周思道郎中通理益昌 北宋 · 吕陶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闽见冤魄久艰伸,吾以仁心济不仁。
十室苟能全一子,万家无虑活千人。
于公治狱门生相,韩厥成功世有民。
阴德所施阳报在,莫叹孤宦老朝绅。
唐赠左散骑常侍汝南韩公神道碑 唐 · 吴畦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
长河北控。
太行东隅。
粤有奥壤。
厥为全魏。
其中土宜耕。
俗最淳。
孝子忠臣。
义夫节妇。
触类可观。
比屋可封。
地势自然。
物理斯在。
是以代有将军称义兵。
控北敌之咽喉。
南燕之襟带。
岁月巩固。
朝野赖之。
至于命帅临戎。
非贤则德。
或失其统驭。
则祸必起于萧墙。
庐江公承袭一方。
子孙三世。
逮及衰季。
始堕弓裘。
四人切弱(一作溺)苦之音。
六郡当举赢之患。
乃督三军之众。
千万同心□□□□□英雄应选□□□□□佥命我公雄仁蕴长者之誉。
德负不孤之闻。
语其力则五丁比肩。
较其艺则三杰齐价。
秉磊落大度。
挺昂藏伟才。
河山之精。
貔貅之勇。
表率魏邦。
沥恳魏人。
天道照临。
宸衷慰悦。
轺使麇至。
军务克谐。
金貂之峻秩负来。
乌府之崇资不踰。
期月爰登魏博节度
三台之重。
公感叹弥殷。
遥驻(一作驰)罔极之诚。
骤冀追崇之宠。
天子乃嘉其大孝。
锡以珥貂
用副孝思。
式赞幽壤。
公既获拜嘉命。
念哀荣无常。
若不即以刊之贞石。
无以阐将门之业。
无以传旷古之名。
因授以宾徒。
俾详其事。
吴畦序焉。
公讳国昌。
世系汝南人也。
其先与周同姓姬氏。
其后苗裔事晋。
得姓于韩。
故曰韩武子
武子世本云。
万生遁伯。
遁伯生伯简。
伯简生子舆
子舆生献。
后四十世有韩厥
从封为韩氏。
于景公三年。
屠岸贾将作乱。
灵公之贼赵盾
赵盾亡死矣。
欲诛其子赵朔
韩厥止之。
告贾。
贾不听。
赵朔
曰。
子必不能绝其事。
贾诛赵。
称疾不出。
卒全其孤。
春秋书之。
至于秦晋会盟。
楚汉袭服。
绰有勋烈。
荦然功庸。
迄于我唐。
不绝流派。
公累代魏将。
剖分符节
曾祖魏博节度押衙
祖朝魏博节度押衙兼临清镇遏都知兵马使检校国子祭酒侍御史
烈考魏博节度押衙都知兵马使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公之为人也。
天假树忠神符抗节。
好谋而断。
知几而明。
约言有常。
敏行无玷。
以孝弟成其性。
以文武全其才。
少即承祖宗之馀芳。
长最好孙吴术。
黄石
指力争为末烬。
笑气吞为细事。
尝慕摄衣决胜。
坐筹出奇。
军中少年。
靡不取则。
时值王室为难。
边疆举烽。
公乃拔自偏裨
擢于列籓。
寻击贼有功。
乃行赏酬庸。
论功载笔。
是时洋溢懋绩。
充塞宇宙。
心服军旅。
名垂竹帛。
藩翰可期。
芳讯继临。
密诏垂下。
公倜傥成癖。
优游素深。
时虽料敌摧坚。
不废吟风啸月。
执坚守冑。
锐气难夺。
自思今若终天力绝。
不顾骨骸后时。
愿乞陪臣。
不越吾土。
遂脱辐谢病。
挂冠养高。
搢绅有闻。
物论称平。
寻以牵复旧位。
脱履王畿
监止于方镇。
懋绩崇荣。
其孰能宗欤。
公始及裨副。
载分剧职。
入奉训齐之令。
出扬整肃之
推公而直若引绳。
行己而平若止水。
言不好弄。
服不好华。
卷舒自得于时宜。
喜怒不形于颜色。
崇善触邪。
柯叶不遗。
紫髯最冠于偫公。
青眼靡遗于众卒。
蔼若闻望。
諠然令图。
公非独王事有作。
复乃闺门立程。
棱棱而廷训惟严。
察察而乡义尤峻。
先教之以仁义。
后导之以诗书。
谕雍容礼让之节。
示恻隐慈爱之心。
驰骋田猎。
杂服诡辞。
趋若仇雠。
屏如蝎螫。
肆我武勇。
平成以赖。
适方一箭发而号猿猱。
三尺举而吼龙虎。
山立。
旌旗血融。
言其壮则扛鼎拔山。
顾其勇则冯河逐日。
七十城而应敌下。
四十万而乘时坑。
此乃用武之克捷。
行师无不利者。
若以瞻云望气。
一否一臧。
辨成败之机宜。
鉴吉凶之休咎。
则武非文而不备。
文非武而不扬。
实共济而相恤。
无殊涂而别踪。
矧予才立名业。
□仗弓剑者也。
予之身甘为不肖孜孜以未坠之绪力□于命子者。
其庶几乎。
议者乃赧赧绝词。
唯唯而退。
(阙九字)仆射果自□□□□德□公昔之□习非偶然哉。
武宗涖祚初年。
逆贼拒命。
天讨荐加。
常从庐江公以剿叛。
庐江公异公英勇。
以前冲统众弦道系将累日。
公度其军势。
相以人心。
虽机上之可期。
若在彀中耳。
庐江公曰。
魏师以久不振旅。
时无恒心。
今乃越境而出。
若非肃齐。
则冲败莫制。
若悦豫其情。
则前驱不踵。
公请审其向背。
妙以机谋。
督馈饷之心。
敦战伐之道。
在爪牙者。
却骈罗于后。
如市人者。
皆跨列于前。
自然表里相应。
宽猛得中。
此勇之大势也(一作故可系时时必偃其干戈翘下阙)
庐江乃俞良策。
卒成大功。
山东壮武之声。
擅日下勤王之效。
莫不由此。
言无谬欤。
公虽初心不求朝拜。
藩府所奖。
符竹为先。
遂迁摄贝州刺史兼本管效奏御史中丞
公既解戎韬。
俄从郡政。
三尺之纲条不紊。
四知之敬慎惟敷。
疮疲既起于沈滞。
劳逸复均于疴痒。
黄霸行教。
龚遂立诚。
求之北方。
孰以优劣。
公忽不自怿。
曰。
从军中。
心无逸□冒马劳金疮之绩。
窃蹈忠履信之名。
稼穑少知。
艰危历试。
不冒荣于好爵。
不伐□□殊劳。
避授钺于他邦。
建侯于我土。
今齿发云迈。
足悲。
胡可尚存碌碌劳劳。
不知閒居适志。
遂乃命纳轼旟。
终贲林野。
文言曰。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其惟圣人乎。
大中六年七月十二日
寝疾薨于魏州元城县德教里之私第。
享年六十有六。
大中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殡于当州莘县修善乡依仁里。
至咸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左散骑常侍
夫人清河张氏。
同时月日赠清河郡太君
有子三人。
长曰君雄。
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
仲曰靖。
魏博节度押衙兼部从检校太子宾客侍御史
季曰楚。
魏博节度押衙兼刀斧将检校太子宾客监察御史
噫。
公以德符阴骘。
庆延子孙。
世居封赠之尊。
荫极人臣之贵。
建碑道左。
显褒冥途。
畦序说为铭。
铭曰。
堂堂圣朝。
烈烈文明。
仁以配德。
德以延英。
社稷康人。
将帅惟精。
钦我魏疆。
为河为方。
厥赋以上。
厥土惟良。
异物既产。
贤臣复彰。
扰以六韬。
峻以五常。
弧矢不干。
忠孝为光。
少齿得志。
励节勤王。
扼腕不断。
沥胆可尝。
虬龙屈盘。
雕鹗翱翔。
平寇计高。
伐叛名扬。
运筹毳帐。
决胜沙场。
功业有勋。
朝廷议勤。
加以羽纛。
陟以亲军
赐以好爵。
固以藩身。
得路我土。
保祀我禋。
貔貅旧统。
畏敬无垠。
符竹尝剖。
惠爱犹存。
训子文行。
果极名臣。
罔极知报。
帝命爰臻。
锡以峻职。
饰以王纶。
褒荣令嫡。
激励愚嚚。
褒崇既尊。
典礼斯陈。
昭彼懿德。
勒自贞珉。
王安石熙宁三年四月 北宋 · 李常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一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五
臣闻《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臣自惟狂瞽,冒拂天威,固已数矣。
然其缕缕之诚,所以不已者,切服大《易》之义,知有犯无隐,不知其身之可保也。
然臣非不知朝夕蒙诛,不忍辄有伏藏不尽之意,为无穷之恨,请一二陈之,惟陛下裁择。
臣伏见陛下即位未几,起王安石于江湖之上,曾未数对,遂参机务。
方是之时,中外相庆,以为三代之隆,可以立俟也。
安石乃首建制置三司条例,天下之人,始议其身任大政而专有司之事,然善士犹或恕之,谓其先公家之所不足,将佐陛下以仁义理财赋,节俭先天下,交物以道,奉养以礼,重损浮费,图实廪庾,凡教化之事,犹有待也。
已而立均输之议,造青苗之法,天下之人,固已大骇,而善士犹未之深议,谓其志在便民,均一有无,远希先王,补耕助歛,以为于理无嫌。
及降诏取利,牵合经旨,谓周公资用于国服之息,利害已白而持之不改,虽善士不复以为是,直谓其诳惑朝廷,愚瞽海内,所以议论交起,不可抑止者。
其故何也?
义与利之为道异也。
始称仿古以行义,故君子犹或恕之;
终则不顾以嗜利,虽众人莫之与也。
及发七难以拒言者,其辞迂,其理僻,天下之人,益知其所存尽于此,不复有义理之实,徒欲文过求胜,岂以生灵存亡之命、社稷安危之机为计哉!
条例司于浮费无所节损,日造罔民之法;
均输官不能通天下之有无,百端以射利;
提举官奉青苗之令,纳民于困穷。
陛下固尝谓溥天沸腾,黎民骚扰矣。
夫政莫酷于剥民以无度,祸莫大于知过而不改。
古之所以亡国丧天下,未有不渐于此者。
噫!
今日之弊,岂难济哉?
改之而已。
昔者周公盖有过矣,孟子曰:「其为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则自讼其过矣,曰:「丘也幸茍有过,人必知之」。
又曰:「过则勿惮改」。
又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安石不知虑此,陛下又从而不悟,何也?
臣亦略闻其所以遂非而不改者有三焉:不堪怨仇与士大夫之所讥议而不改,一也;
狭中自信,悦谄谀,恶诚直,遂不以为非而不改,二也;
凭依小人,日满其门,进退荣悴,系于事之兴废,竞为谄辞以悦之,忿言以怒之,使其持之益坚,期于必胜,不问义理之所在,因以不改,三也。
此三者,皆安石自为也;
所以受敝者,陛下之百姓也;
所以当虑者,陛下之社稷也。
此臣所以窃为陛下惑也。
陛下仁明睿智,早闻道要,未壮御宇,享祖宗久安之基。
视图按籍,恻然悼黔首之未乂;
延见卿士,慨然叹人才之不足。
方欲尽收天下之英俊,共讲平治之术,创为可继之业。
今乃相与守区区之弊法,又欲卿士大夫,阿意顺旨而奉行之,其不然者,从而窜逐之,非独安石负陛下任使之意,陛下亦负天下所以用安石之初心矣。
臣不知陛下甘其所以得利而力行之耶?
徒悦其顺适心意而恶违忤之耶?
抑曲徇安石而苟为之耶?
臣请陈此三者。
凡苛朘巧削之不可,臣前论列多矣,不待再讲而后明也。
今陛下深居九重,岂尽知百姓之困苦,谓其比户温饱,仓有馀,箧有馀帛,可以任权数而采取之耶?
四海一家,皆陛下之赤子,而欲效管仲以千里之齐罔邻国之人耶?
又况术疏策陋,为之辄有后灾乎?
方今中下之户,农桑之所得,才足以输税者,往往皆是也。
岁恶不入,不食草根木皮者寡矣!
尚忍以巧歛之法而虐之乎?
今陛下甘其所以得利,臣姑以利言之。
凡百姓之有两税,犹人之有终身之病也。
夏税之输,常至九月十月
秋税之输,常至明年四五月。
秋税未绝,夏税又起催矣。
每催理不足,县令惧踰限之责,必强人吏代纳,然后以鞭笞追还之,非为令者懈慢不职,民贫不可以迫遽取办故也。
两税病民如是,青苗钱又可及时以歛之乎?
且十八路之广,一岁之间,必有三路罹虫蝗、水旱之灾者,则其逋亡倚阁失陷之数不为少也,又况不幸遭大饥馑,捐瘠流离,起为盗贼,所谓本利者,复何有哉!
假如一岁贷钱千万,为利才二百万,臣恐二百万之利,不足以偿失陷之数,尚可望其息钱以资国用耶?
且以利言之,不足以得利,较然甚著,矧悖义伤化,残民害物,歛怨召乱,不可一二道哉!
陛下虽甘其利而力行之,其无益可谓明矣。
今朝廷患财用之不足,未闻陛下以节俭先天下,而一宫殿之费,或以百万计,一宴游之费,或以数万计,而欲锱铢取于困穷之民,偏听独任,非顺适心意之言不取,又将悉诛而去之,是欲上下雷同,小大阿党,而无一言异者,陛下谓如此为朝廷之福耶?
非也。
孟子曰:「入无法家拂士则国常亡」。
又称文王之德者曰:「以谔谔昌」。
凡古之所谓众贤和于朝,与舜命九官,济济然和之至者,非雷同阿党,能顺适人主之心意之谓也。
齐景公梁丘据曰:「据与我和」。
晏子曰:「是同也,非和也」。
公曰:「和与同异乎」?
曰:「和如羹焉,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古之君臣以献可替否为和,非雷同之谓也。
君臣之间,既不可雷同如此,卿士大夫,进则陈力就列,退则游从讲习,又可得而阿党哉!
周公之事召公,尝不悦矣;
孔子之举子路,尝愠见矣;
子夏之言子张,尝不取矣。
赵宣子韩厥军司马戮其仆,宣子以为可贺。
左雄周举尚书,举劾其罪,自以为知人。
吕公著、孙觉与王安石,皆平日相友善之人也,岂欲一旦遽相绝哉!
盖朝廷之事,不可以私好废公议,不得以枉道为阿党也。
是朝廷之所乐得,安石所当愿闻也。
前日孙觉之奉诏出按,非以其法为可行也,已而避免,岂有他哉!
直以为不俟往而知其法不可行也。
陛下原其心为有罪者耶?
吕公著陛下任为御史中丞矣,臣虽不知其言之详,然祸乱之机、危亡之渐,御史中丞且不得言,孰得而言者?
今摘其造辟之言以为罪,臣恐上下顾避,大小观望,交事钳默,陛下聪明不复广矣。
陛下虽罪孙觉为反覆,公著为诬,藩镇天下之人,皆谓陛下为其忤旨,又为其忤安石之意也。
傥陛下之意,皆不为前所陈二者,姑欲曲徇安石而茍行之,则复有大骇深忧者。
安石狭中自信,寖违义理,以必行为期,以取胜为事,无复以生灵之存亡、社稷之安危为念,凡异己者,必致之罪而挤去之;
同己者,无问能否而进擢之。
臣不知陛下负扆南面,传祖宗百年之业,而总四海九州之命,为其遂非角胜之资,以庆赏刑诛之柄,为其立朋报怨之具,深为陛下不取也。
近者司马光移书安石条例之司、常平之使曰:「可罢,则天下之人,咸被其泽」。
曰:「不可罢,则天下之人,咸被其害。
方今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系安石之一言尔」。
诚如言,则是行与否,虽陛下不得专矣。
安石忽事而轻信,徒有忿克之心,因其性蔽而阴导之者,吕惠卿也。
安石喜怒好恶,事之用舍,唯惠卿之听,则是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亦不独系于安石之一言,又系于惠卿矣。
呜呼!
古之陪臣执国命,政逮大夫者,岂异此也?
司马光固非狂悖不思,以出此言也。
陛下将不以为虑耶?
噫!
社稷,大宝也;
生灵,重事也。
盖不可忽易守也。
昔诗人伤周室之大坏,不过曰「曾是强禦,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
陛下试察此四者,于今为少耶?
《诗》曰:「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又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臣愿陛下烛之以独智,断之以心术,博取舆论,曲循至理,纯取先王之道,改谋长世之策,无为盗言之孔甘,残弊百姓以阶乱,岂独臣之幸,社稷生灵之幸也。
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盖言智者察于未萌,明者见于未形,不使无可奈何之悔,至大骇而后图之也。
臣鄙野之人,分甘贫贱,自去以来,四乞外任,不蒙俞允,误被责任,复不获避,自顾狂妄,讥讪为多。
今复发愤懑,悉肺腑愚直之诚,期死而后已。
设陛下终不以其言为然,愿惩任使之失,早赐窜戮,不胜幸甚。
报曹公书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
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
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
前者黜退,欢欣受之。
赵宣子朝登韩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贺。
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之平哉!
忠非三闾,知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乃使馀论远闻,所以惭惧也。
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
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啮,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
侯嘉其臣所争者大,而师旷以为不如心竞。
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子产谓人心不相似,或矜势者,欲以取胜为荣,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炉不欲令酒酸也。
至于屈谷巨瓠,坚而无窍,当以无用罪之耳。
它者奉遵严教,不敢失坠。
郗为故吏,融所推进。
赵衰之拔郤縠,不轻公叔之升臣也。
知同其爱,训诲发中(《文选·羊祜开府表》注,「训诲」上有「来书」恳切」四字。)
懿伯之之忌,犹不得念,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哉!
辄布腹心,修好和初。
苦言至意,终身诵之(《后汉·孔融舆传》「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官。因显明仇怨,操故书激厉报。」案:《传》注引《续汉书》;「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学于郑玄」)
韩公袭美亭记 南宋 · 宋莘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四、民国《汉南续修郡志》卷二五
宋臣之盛,未有如韩氏者。
初,尚书左丞、赠太子少傅忠宪公亿大丞相魏国公琦,皆进士崛起,蔚然勋德相望,及其父子兄弟,一门四世为贤卿相,议者谓源流相委,皆忠宪所出,盖天之阜昌韩氏未有艾也。
夫岂其然耶?
祥符间,忠宪公太常博士出守洋州,实生仲子、仆射公缜。
后五十年,继领郡事。
是岁嘉祐五年,洋人德之,士大夫荣之,为作袭美堂
二公亦不鄙夷也,皆赋诗见意遗洋人,为九鼎重。
盖自祥符历嘉祐以迄于今,踰百五十祀,邦人颂而歌舞之,不少衰焉。
噫!
天之生斯人,将以为宗社华彝之福,而洋再世私之,其为荣幸宜如何。
异时洋居敌冲,凡城邑、官府大略灰烬之馀,而堂久墟矣,惟二公慈惠之政,风雅之什,根于人心,传于翰墨,夜光绚灿,独与天汉俱永,岂亦有神物护持之耶?
乃相与嘱其父老而告之,曰:「吾闻春秋之世,韩献子有大功于赵,故宋兴,韩世□兴。
今乃国家再造,其子孙尚多贤。
汝曷迹二公遗墨,勒诸金石,而往告之,且贺其必有兴者」。
父老咸欢喜踊跃,再拜以请曰:「碑立矣,汉水在此,公言不食」。
并诠其词刻之,以传不朽。
按:康熙南郡志》卷一八,康熙二十八年刻本。
荆玉后赋 宋 · 王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七、《颐堂先生文集》卷一
赵惠文王得楚和璧,秦昭王闻之,发使奉牍,用十五城两易。
蔺相如曰:「秦强赵弱,其可不许!
臣请报聘,西面而去。
尺土不偿,全以返殽陵之路」。
约车治行,画日出祖。
望诸君乐毅谓王曰:「相如习机,权鉴情伪,衔命疆外,宜无废事。
虽然,玉有妖孽,主者所忌。
和再以斮其足,始作楚子之瑞。
方谨藏于府,又焉得此遐弃,越黄流之广深,徙祸本于吾地。
幸暴秦之肆贪,鼓馋吻以奔饵。
当垢涤而粪除,启嬴氏之颠踬。
夫一璧微器也,连城重寄也,贾直悬隔,得失不类。
谋国者若此醉寐乎?
赵使纳关,秦垒不割。
其计诞,果于授地,规后必取;
其计悍,浪起兵端,诱吾孰应;
其计诞,酖毒不可尝,虎兕不可玩。
捐璧辞城,是谓长算。
遇彼欺夺,犹得十半。
昔在唐虞,三代以来,尊则礼天,卑则问士,羡以起度,瘗以婴祭。
是朝是享,子󱯳男蒲。
贽见劳贶,仪法甚都。
叔末道衰,物与凶随,怀之越乡,匹夫自危。
杼有拱者,以戮其尸;
戍有大者,以幽其妻。
周穆饰台,徐戎畔之;
郑伯假田,鲁史讳之;
晋遗取虞,荀息请之;
申挟奔郑,涛涂杀之;
许男降楚,面缚衔之;
楚继灭赖,赖子效之;
舅犯要君,晋文投之;
齐侯败北,韩厥进之;
襄没楚宫,仲带窃之;
师袭卫境,智伯先之。
远窥近察,有则不祥。
君王其审思哉」!
惠文曰:「秦赵方(惠文即位,未尝与秦交兵。十四年乐毅将赵、、韩、、燕兵攻齐,与秦会中阳十五年,与韩、、秦共击齐。十六年,与秦王会禳,秦复与赵数击齐。苏厉赵王书,于是赵辍谢秦,不击,秦始怨赵。易璧事在十六年前也。)蔺生甚健。
相国止矣,徐觇其变」。
毅谋不合,相如竟成命而归。
自后西甲岁出,雷骇漳滨,邯郸不守,璧遂入秦十七年,秦拔我两城。明年,拔我石城。又明年来攻,斩首二万。赵奔命不暇,以至亡。)
更为玺章,篆刻无伦。
庙中所受,轵旁所陈。
玺材之馀,存为汉珍
岌岌路寝,华带辉春张怀瓘《书断》曰:「始皇以和氏之璧琢为玺,使李斯书其文,可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史载赵高子婴斋,当庙见受玉玺。子婴因庙中杀己,称病不行,来,遂杀之斋宫。沛公灞上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三辅黄图》曰:「未央宫龙首山前殿,至孝武以黄金为璧带,间以和氏珍。风至,其声玲珑。」《战国策》曰:李兑苏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惠文初相也,虽专政,必不以赵所宝资游说之士。蔺相如死后,既以送苏秦,岂复有璧可易城,今不取。)
盖甚美必甚恶,亦尤物之移人。
蛊一时以争夺,阅百世之故新,况宝之者殃及其身。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五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词韵第一部
韩厥仆,不以私害公。
后人援此义,往往为逄蒙
曲逆不背本,事主可移忠。
伟哉刘公论,吕布真难容。
沈恭子870年 唐 · 陆龟蒙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清远道士诗题中,有沈恭子同游。既为神怪之俦,得非姓氏谥为恭子乎(得非姓氏谥为恭子若),赵宜子韩献子之类耶?恭子,美谥也。而诗中有风流词翰之称,岂独唱而不和者欤?疑阙其文,以为恭子之恨,乃作一章存于编中,亦补亡之义也。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
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
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
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
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
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
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
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
异才偶绝境,佳藻穷冥搜。
虚倾寂寞音,敢作杂佩酬
太尉韩允忠神道碑 唐 · 纥干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天高地厚。
覆载之道成。
君圣臣贤。
教化之功普。
帝唐以文德走殊俗。
以武经齐诸夏。
吁谟(下阙)张之全才。
将相之重位。
艺通神化。
气肃风雷。
建旷代之勋庸。
为一时之标表者。
则魏帅丞相韩公其为人(下阙)万食采于韩。
因以定氏。
春秋时
韩厥晋献公
能全赵氏之孤。
不忝上卿之位。
左氏书之。
在嬴秦时
有韩仰为太傅(下阙)
一朝信生颓当。
封弓高侯
东汉时
韩棱尚书令
清名直节。
独立不党。
东晋时
韩康伯
幼□聪悟。
早遇殷浩见知。
长负(下阙)皇室(下阙)无人是知源深则派长。
根大则枝茂。
蝉联冠冕。
世享厥位。
曾王父朝。
皇魏博临清镇都知兵马使
□度奇表嶷然□殊不器(下阙)(下阙)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相州诸军事相州刺史充本州防禦使御史中丞
且习钤经。
通知政术。
桓石虔名能断□许仲□力可□奔。
寻□军(下阙)相州(下阙)以公追孝。
工部尚□□□祖妣张氏。
追封清河郡太君
皇考□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使持节□州□军事守□州刺□□□□防禦使(下阙)
质劲百鍊(下阙)克肖门风。
飞一箭下城
彀虚弓而坠鸟。
洞晓边事。
不后郭公。
又好读兵书。
宁惭奉世。
初从将幕。
遂拜鱼符。
颁六条以□城驾□而□□□□行足以轨物。
□厉足以范人。
位不(下阙)公贵累赠(下阙)尚书
妣吴氏。
追封凉国太夫人
公则贝州府君之元子也。
才惟命世。
生实为时。
天纵多能。
人推懿范。
孔子圣者。
似□能(下阙)公学穷三豕箭(下阙)以自强蓄锋铓而不(下阙)终军童子。
便请长缨
李牧少年。
乐从绝塞。
始辞外傅。
遽列和门。
竭力奉公。
所至必理。
蒋琬占梦之日。
已定封公。
谢安未仕之辰。
终期作相。
承□□□邦□之馀祉□文明之□代(下阙)(下阙)壮图(下阙)乎武幕位崇。
连营任显。
入军旅必以谋略资其长。
行乡党必以教义谕其幼。
诸葛亮管仲之器。
真卿多白起之风。
立于尉庭。
不杂流辈。
□□□行太尉范□公爱公堂堂之(下阙)闻谓公曰(下阙)
韩与何本同族氏。
我欲投忘年之分。
申一姓之驩。
可乎。
公再拜牢让。
不从其意。
谦之至也。
□□□武宗四年
潞帅死。
其子稹□□一方积□□□长□□□□□□天子赫(下阙)
庙堂陈帷幄亟下诏书。
大徵师旅。
不日而戈鋋四合。
浃旬而貔武争先。
岁序俄周。
堡障未下。
盖以前据壶关之固。
后倚太行之险。
王师下关士庶□夷于锋下关防密疆鸱鸢杂金鼓之声。
云物惨山川之色。
徒拗其怒。
且无所施。
乃召耆将计事。
皆曰众寡不敌。
利病相悬。
公独忿勇出偫。
借前筹(下阙)
作虐西境(下阙)照大□□有(下阙)方地居屏捍。
当阃外之寄。
分天子之忧。
苟或不能整一旅之师。
问滔天之罪。
是倒持而授柄焉。
可恣其暴也。
遂请楚公上表□师躬行天伐。
楚公持重(下阙)公又曰虽(下阙)众兵家所慎。
而杖顺讨逆。
神道必从。
况豸不触邪。
与羊无别。
较然之理。
又何疑哉。
楚公虽听机谋。
尚怀犹豫。
□□御史中丞李公□乘□□□衔命宣(下阙)西向(下阙)恩始议伐叛。
顾谓公曰。
前日之言。
若合符契。
非公智识精远。
孰能悬解天意乎。
由是练日选□□□出纛(下阙)公素甫广顺(下阙)阵孤虚傅宏之气冠三军公孙瓒声闻步奋身于行伍之众。
泣誓于义勇之徒。
且曰。
帝命不可稽。
邻寇不可玩。
□□□虑事今(下阙)戈□山立□□云屯□雾忽(下阙)垒先惊。
公不顾危亡。
亲承矢石。
介冑虮虱。
手足胼胝。
赵充淑名动寰区。
共推烈士。
张文远身先士卒。
果立殊功。
□威无□□之□战陈忘□□之□□□朝渡一□□垒于□□夕起长风□浪(下阙)将席(下阙)山颓或倒戟自残。
或舆尸请命。
然后化狼顾鸱张之辈。
凤仪麟趾之祥。
荡秽涤瑕。
冰消烬灭。
捷书西上。
褒诏东来(下阙)
公上报明主。
(下阙)旋获(下阙)壮志呜呼。
楚国公用公筹略。
卒建大功。
天子酬劳。
就加外相。
御史中丞李公复因楚公(下阙)宠光亦拜台□惟公止换宪秩。
稍迁(下阙)(下阙)突徙薪之叹。
而我无矜功利巳之心。
坦然胸襟。
益见夷旷。
公挹江海之伟量。
挺倜傥之奇姿。
文次骞智敌万□顾彦□名齐(下阙)下□□问望藉藉。
动人视听(下阙)
庐江公纪纲失守。
时今上在东宫晋王
即宣诏遥领魏博节度使
授公银青光禄大夫检校节度观察留□□□慰谕(下阙)道路公瞻天顿首。
沥恳坚让。
紫泥重降。
莫得而辞。
踰月。
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
充魏□节度观察□□等□□□□□复拜□□□内使以旋(下阙)雷动五营义武。
六郡疲民。
稚舞艾歌。
相与贺曰。
邵父杜母。
复出于今日。
则人人皆得为赤子矣。
公宠践将坛。
荣分朝(下阙)丕变教令。
载新近(下阙)皇风普扇。
惠泽遐敷。
熙熙怡怡。
不严而理。
迨期月报政。
特加尚书右仆射
馀如故。
师长南宫。
仪刑会府
酬庸旌德
赏典有光。
□□□□检校司空(下阙)讳临轩遣使。
司空之命同赐。
渥泽荐加。
恩荣特异。
比于偫后。
孰可儗伦。
今上即位
敕覃恩中外(下阙)
维旧土朕□居(下阙)契君臣之分。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检校司空如故。
公位尊鼎鼐。
寄重方隅。
周勃社稷之臣。
汉朝礼厚。
桓楷栋梁之□蜀国名高。
感孚人心。
□□□□□使□□□鸟□□□修(下阙)保其安赋有常期。
官无横役。
而又立乡校以劝学。
敦儒术而奖善。
完器甲以彰有备。
训卒伍以示有严。
解□迎宾。
分甘飨士。
茂绥怀之(下阙)(下阙)之是非不出于□心之喜愠。
不形于色。
肃恭之貌。
若待严师。
信厚之诚。
不欺暗室。
矧复地隆千乘。
日食万钱
而素俭之规。
无所增益。
(下阙)常阅诗书。
吉甫之。
不坠文武。
太叔之美秀。
子产之博物。
石奋之谨厚。
充国之雄敏。
皆不学而成。
得自生性。
亦犹张瑟于庭。
风至而韵自(下阙)纳万机(下阙)乾符元年十一月廿二日
遘疾薨于镇。
享年六十一。
倾都罢市。
阖境兴哀。
孙文度之丧。
神仙赴吊。
王子敬之殁。
人琴俱亡
皇帝(下阙)郎中曹邺太子(下阙)大夫李景庄库部员外郎陈翰
备鼓吹。
升辂车。
宣政正衙及公之灵座。
册赠司徒
谥曰□明年以我仆射(下阙)因心之孝感(下阙)公前娶夫人刘氏。
追封彭城郡太君
文伯之妻。
君子为知礼。
孟轲之母。
良史述其贤。
淑行无徵。
华年早世。
后娶夫人靳氏。
封清河郡君
□先公而殁(下)
有子(下阙)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检校尚书右仆射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天上麒麟
人间鸾凤。
夙□□□孝□纯深(下阙)列于贰车
推诚而六郡□□修巳而万人有赖。
及朝廷闻公薨谢。
星使遽临。
慰于苫之前。
勉以金革之事。
遂授仆射
起复魏□节度□察留后检(下阙)之权。
恩洽宸襟。
使来天阙。
碧幢照耀。
红旆逶迤。
礼莫重于夺情。
荣莫大于绪嗣。
仆射叩□□□洫血陈乞。
敢忘移孝之(下阙)仆射去经捧诏易□从政恭临旧地。
敬奉先勋。
绍遗爱于师坛。
袭垂□于揆路。
礼□可以肃物。
清俭可以律人。
无绮纨矜□之心。
□钲鼓(下阙)河永传带砺。
次子记。
前魏州都督府文学
幼子谏。
亲事将□早奉义方。
夙承家诲。
粤以明年二月廿五日
卜兆于魏州莘县修善乡平原□先茔之侧。
(下阙)公懿行崇勋。
为世轨范。
苟□纪述。
何慰孝思。
遂命门吏纥干浚刻石为碑。
以示来裔。
浚伏念昔者延陵季氏。
仲尼署其表曰。
呜呼有吴季子之墓。
则知碑者古史之流(下阙)铭合属曳裾之吏。
浚叨蒙原顾。
获忝初筵。
胡伯始之前修。
无惭许训。
郭有道之遗烈。
徒感蔡邕
宁愧芜词。
敢书贞础。
铭曰。
元圣乘运。
英贤膺期。
生为邦杰。
出作帝师
赫赫韩子
徽猷早振。
得姓于周。
筮仕于晋。
既开土宇。
亦佩侯印。
□汉承□淮阴封信。
洪源茂绪。
派远(下阙)克绍祖宗。
量宽溟涨。
威定山东
爰自壮年。
誓志从戎。
钤经政术。
靡有不通。
凌云直干。
袭物清风。
紫髯短下。
黑□雕弓。
□□挺众□□□□狸穴(下阙)若刃自戕。
若火自燎。
太行天井。
恃险设奥。
逆浪昼翻。
旄头夜耀。
天子问罪。
楚公奉诏。
公实为副。
顺行天讨(下阙)
偫校□□齐䘪飙驰雷扫(下阙)
执锐披坚。
屠城擒将。
所向无全。
探雏扑卵。
流血成川。
妖孽既平。
功成凯旋。
勋高名显。
时望赫然。
鸾鹤腾□蛟龙擘□□天万里。
一日可上。
斋坛使节(下阙)
位重廊庙。
任尊师长
化洽令行。
人歌惠养。
天垂将星。
公实禀之。
神有兵符。
公实受之。
元凶巨猾。
公实定之。
帝□王□公实佐之。
□家许国。
济难匡时(下阙)
晋侯言命。
两楹梦奠。
夫子殆病。
皇天匪信。
倚伏无定。
梁坏舟藏。
孰为龟镜。
史氏书殁。
礼官考行。
终始哀荣(下阙)
已列。
体魄宜安。
西眺崇山
崇山言言。
南临大河。
大河浑浑。
河永固
基业长存。
撰征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
盖闻昏明殊位,贞晦异道,虽景度回革,乱多治寡,是故升平难于恒运,剥丧易以横流。皇晋(缺二字。)河汾,来迁吴楚,数历九世,年逾十纪,西秦无一援之望,东周有三辱之愤,可谓积祸缠衅,固以久矣。况乃陵茔幽翳,情敬莫遂,日月推薄,帝心弥远。庆灵将升,时来不爽,相国宋公,得一居贞,回乾运轴,内匡寰表,外清遐陬。每以区宇未统,侧席盈虑。值天祚攸兴,昧弱授机,龟筮元谋,符瑞景征。于是仰祗俯协,顺天从兆,兴止戈之师,躬暂劳之讨。以义熙十有二年五月丁酉,敬戒九伐,申命六军,治兵千京畿。(《艺文类聚》作「京甸」。)次师于汳上。灵樯千艘,雷辎万乘,羽骑盈途,飞旌蔽日。别命群帅,诲谟惠策,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所以钩棘未曜,殒前禽于金墉,威弧始彀,走钑隼于滑台。曾不逾月,二方献捷。宏功懋德,独绝古今。天子感《东山》之劬劳,庆格天之光大,明发兴于鉴寐,使臣遵于原隰。余摄官承乏,谬充殊役,《皇华》愧于先《雅》,靡监于征人。以仲冬就行,分春反命。途经九守,路逾千里。沿江乱淮,逆薄泗、汳,详观城邑,周览丘坟,眷言古迹,其怀巳多。昔皇祖作藩,受命淮、徐,道固苞桑,勋由仁积。年月我历,市朝巳改,永为洪业,缠怀清历。于是采访故老,寻履往迹,而远感深慨,痛心殒涕。遂写集闻见,作赋《撰征》,俾事运迁谢,托此不朽,其词曰:
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
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
畴庸命而顺位,锡宝圭以彻疆。
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
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
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
暌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弃,凭曲成之不遗。
昭在幽而偕煦,赏弥久而愈私。
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引蔓颖于松上,擢纤枝于兰逵。
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
欢太阶之休明,穆皇道之缉熙。
王建国,辨方定隅,内外既正,华夷有殊。
惟昔《小雅》,逮于班书,戎蛮孔炽,是殛是诛。
是以宣王用棘于猃狁,高帝方事于匈奴
然侵镐至泾,自塞及平。
窥郊伺鄙(缺四字。)慕携王之矫虔,阶丧乱之末宁。
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
雄崤、渑以制险,据绕霤而作扃。
家永怀于故壤,国愿言于先茔。
俟太平之旷期,属应运之圣明。
坤寄通于四渎,乾假照于三辰。
水润士以显比,火炎天而同人。
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
总九流以贞观,协五材(传注五才,从《艺文类聚》改)而平分。
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
龟筮允臧,人鬼同情。
顺天行诛,司典详刑。
树牙选徒,秉钺抗旌。
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单吴子之精灵。
迅三翼以鱼丽,襄两服以雁逝。
阵未列于都甸,威已振于秦、蓟。
洒严霜于渭城,被和风于洛戚。
就终古以比猷,考坟册而莫契。
昔西怨于东徂,今北伐而南悲。
岂朝野之恒情,动万乘之幽思。
歌零雨于《豳风》,兴《采薇》于周诗。
庆金墉之凯定,眷戎车之迁时。
伫千里而感远,涉弦望而怀期。
诏微臣以劳问,奉王命于河湄。
夕饮饯以俶装,旦出宿而言辞。
岁既晏而繁虑,日将迈而恋乖。
阙敬恭于桑梓,谢履长于庭阶。
冒沈云之晻蔼,迎素雪之纷霏。
凌结湍凝清,风矜籁以扬哀。
情在本而易阜,物虽末而难怀。
眷余勤以就道,苦忧来其城颓。
尔乃经雉门,启浮梁,眺钟岩,越查塘。
永嘉之紊维,寻建武之缉纲。
于时内慢神器,外侮戎狄。
君子横流,庶萌分析
主晋有祀,福禄来格。
明两降览,三七辞厄。
元诞德以膺纬,肇回光于阳宅。
明思服于下武,兴继代以消逆。
简文因心以秉道,故冲用而刑废。
孝武舍己以杖贤,亦宁外而治内。
观日化而就损,庶雍熙之可对。
闵隆安之致寇,伤龟玉之毁碎。
漏妖凶于沧洲,缠衅难而盈纪。
时焉依于晋、郑,国有蹙于百里。
赖英谟之经营,弘兼济以忘己。
主寰内而缓虞,澄海外以渍滓。
至如昏祲蔽景,鼎祚倾基。
《黍离》有叹,《鸿雁》无期,瞻天命之贞符,秉顺动而履机。
率骏民之思效,普邦国而同归。
荡积霾之秽氛,启披阴之光晖。
平陵之杳蔼,复七庙之依稀。
务役简而农劝,每劳赏而忠甄。
变时雍于祖宗(缺六字。)
扫逋丑于汉渚,涤僭逆于岷山
羁巢处于西木,引鼻饮于源渊。
惠要襋而思韪,援冠弁而来虔。
冶城而北属,怀文献之收扬。
匪元首之康哉,孰股肱之惟良。
譬观曲而识节,似缀组以成章。
业弥缠而弥微,事愈有而莫伤。
次石头之双岸,究孙氏之初基。
幸汉庶之漏网,恁江介以抗维。
初鹊起于富春,果鲸跃于川湄。
匝三世而国盛,历五伪而宗夷。
察成败之相仍,犹唇亡而齿寒。
载十二而谓纪,岂蜀灭而吴安。
众咸昧于谋兆,羊独悟于理端。
广武诲情,树襄阳以作藩。
建业其如遗,沿万里而谁难。
疾鲁荒之诐辞,恶京陵之谮言。
责当朝之惮贬,对曩籍而兴叹。
敦怙宠而判违,敌既勍而国圮。
彼问鼎而何阶,必先贼于君子。
原性分之异托,虽殊途而归美。
或卷舒以愚智,或治乱其如矢。
谢昧迹而托规,卒安身以全里。
周显节而犯逆,抱正情而丧己。
薄四望而尤眄,叹王路之中鲠。
蠢于越之妖烬,敢凌蹈于五岭
崩双岳于中流,拟凶威于荆郢。
隐雷霆于帝坐,飞芒镞于宫省
于时朝有迁都之议,人无守死之志。
师旅痛于久勤,城墉阙于素备。
安危势在不侔,众寡形于见事。
于赫渊谋,研其神策。
缓辔待机,追奔蹑迹。
雷池而振曜,次彭蠡而歼涤。
穆京甸以清晏,撒多垒而宁役。
造白石之祠坛,怼二竖之无君。
践掖庭以幽辱,凌祧社而火焚。
文康之罪己,嘉忠武之立勋。
道有屈于灾蚀,功无谢于如仁。
讯落星之飨旅,索旧栖于吴馀。
迹阶今而不见,横奔以荒除。
彼生成之乐辰,亦犹今之在余。
慨齐吟于爽鸠,悲唐歌于《山枢》。
吊伪孙于涂首,率君臣以奉疆。
时运师以伐罪,偏投书于武王
迄西北之落纽,乏东南以振纲。
钜平之先觉,实中兴之后祥。
左史之攸征,胡影迹之可量。
江乘而责始,知遇雄之无谋。
厌紫微之宏凯,甘陵波而远游。
越云梦而南溯,临浙河而东浮。
彀连弩于川上,候蛟龙于中流。
薄方与,乃届欧阳。
入夫江都之域,次乎广陵之乡。
易千里之曼曼,溯江流之汤汤,荐赤圻以经复,越二门而起涨。
眷北路以兴思,看东山而怡目。
林丛薄,路逶迤,石参差,山盘曲
水激濑而骏奔,日映石而知旭。
审兼照之无偏,怨归流之难濯。
羡轻魵之涵泳,观翔鸥之落啄。
在飞沈其顺从,顾微躬而缅邈。
于是抑怀荡虑,扬榷易难。
利涉以吉,天险以艰。
于敌伊阻,在国斯便。
勾践行霸于琅邪夫差争长于黄川
相发叹而思正,曹后愧心于千魂。
登高堞以详览,知吴濞之衰盛。
戒东南之逆气,成刘后之宋圣。
藉盐铁之殷阜,临淮楚之剽轻。
盛几杖而弭心,怒抵局而遂争。
忿駴盎之扶祸,惜徒伤于家令
条侯之忠毅,将七国之陵正。
褒汉藩之治民,并访贤以昭明。
侯文辩其谁在,曰邹阳与枚生。
据忠辞于吴朝,执义说于梁庭。
敷高才于兔园,虽正言而免刑。
阙里既已千载,深儒流于末学。
仲舒之睟容,遵缝掖于前躅。
对园囿而不窥,下惟帢莫而论属。
相端、非之两骄,遭弘、偃之双慝。
恨有道之无时,步险途以侧足。
宣武之大阅,反师旅于此廛。
自皇运之都东,始昌业以济难。
抗素旄于秦岭,扬朱旗于巴川
惧帝系之坠绪,故黜昏而崇贤。
嘉收功以垂世,嗟在嗣而覆旃。
德非陟而继宰,衅逾禹其必颠。
造步丘而长想,钦太傅之遗武。
思嘉遁之馀风,绍素履之落绪。
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譬乘舟之待楫,象提钓之假缕。
总出入于和就,兼仁用于默语。
弘九流以拮四维,复先陵而清旧宇。
西州之成功,指东山之归予。
惜图南之启运,恨鹏翼之末举。
发津潭而回迈,逗白马以憩舲。
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角城
城坡陀兮淮惊波,平原远兮路交过。
面艽野兮悲桥梓,溯急流兮苦碛沙。
夐千里而无山,缅百谷而有居。
被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缺六字。)
谓信美其可娱。
身少长于乐土,实长叹于荒馀(缺四字。)具瘁。
直岁寒之穷节。
视层云之崔巍,聆悲飙之掩屑。
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
望新晴于落日,起明光于跻月。
眷转篷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披微物而疚情,此思心其可说(《艺文类聚》作「而可歇」。)
问徭役其几时,骇阅景于兴没。
感曰归于《采薇》,予来思于雨雪。
岂初征之惧对,冀鹳鸣之在垤。
(缺四字。)逾宿,骛吾楫于邳乡。
奚车正以事夏,虺左相以辅汤。
绵三代而享邑,厕践土之一匡。
嗟仲几之宠侮,遂舍存以征亡。
宰之善对,美士弥之能纲。
升曲垣之逶迤,访淮阴之所都。
原入跨之达耻,俟遭时以远图。
西楚以择木,迨南汉以定谟。
乱孟津而灭,攀井陉而赵徂。
播灵威于齐横,振馀猛于龙且
观让通而告豨,曷始智而终愚。
迄沂上而停枻,登高杞而不进。
石幽期而知贤,张揣景而示信。
本文成之素心,要王子于云仞。
岂无累于清霄,直有概于贞吝。
始熙绩于武关,卒敷功于皇胤。
处夷险以解挫,弘忧虞以时顺。
矜若华之翳晷,哀飞骖之落骏。
伤粒食而兴念,眷逸翮而思振。
戾臣山而东顾,美相公之前代。
嗟残虏之将糜,炽馀猋于海济。
驱鲐稚于淮曲,暴鳏孤于泗澨。
托末命(缺二字。)云,冀灵武之北阅。
惟授首之在晨,当盛暑而选徒。
肃严威以振响,渐温泽而沾腴。
既云撒于朐城,遂席卷于齐都。
曩四关其奚阻,道一变而是孚。
伤炎季之崩驰,长逆布以滔天。
假父子以诈爱,借兄弟以伪恩。
魏武以谲狂,宄谟奋于东藩。
桴未噪于东郭,身已馘于楼门。
审贡牧于前说,证所作于旧徐。
聆泗川之浮磬,玩夷水之𧏖珠。
草渐苞于炽壤,桐孤干于峄隅。
慨禹迹于尚世,惠遗文于《夏书》。
纷征迈之淹留,弥怀古于旧章。
伯文于故服,咸征名于彭、殇。
灵壁之曾峰,投吕县之迅梁。
想蹈水之行歌,虽齐汨其何伤。
仲尼之嘉问,告性命以依方。
岂苟然于迂论,聆寓言于达庄。
于是滥石桥,登戏台
策马钓渚,息辔城隅。
永感四山,零泪双渠。
怨物华之推驿,慨舟壑之递迁。
谓徂岁之悠阔,结幽思之方根。
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
降俊明以镜鉴,回风猷以昭宣。
道既底于国难,惠有覃于黎元。
士颂歌于政教,民谣咏于渥恩。
兼《采芑》之致美,协《汉广》之发言。
强虎氐之搏翼,𭲫云网于所禁。
驱黔萌以蕴崇,取园陵而湮沈。
锡残落于河西,序沦胥于汉阴。
方城而折扃,扰谯颍其谁任。
世阙才而贻乱,时得贤而兴治。
救祖考之邦壤,在幽人而枉志。
体飞书之远情,悟犒师之通识。
明达之高览,契古今而同事。
拔渊谟于潜机,骋神锋于云旆。
驱斥泽而风靡,蹙坑谷而鸟窜。
中华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缓带。
既克黜于肥六,又作镇于彭沛。
晏皇途于国内,震天威于河外。
扫东齐而巳宁,指西崤而将泰。
值秉均而代谢,实大业之兴废。
心无忝于乐生,事有像于燕惠。
抱明哲之不伐,奉宏勋而是税。
捐七州以爰来,归五湖以投袂。
屈盛绩于平生,申远期于暮岁。
访曩载于宋鄙,采《阳秋》于鲁经。
晋申好于东吴,郑凭威于南荆
故反师于曹门,将以塞于夷庚。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
美西锄之忠辞,快韩厥之奇兵。
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
挺宏志于总角,奋英势于弱冠。
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
始飙起于勾越,中电激于衡关。
兴偏虑于攸吝,忘即易于所难。
忌陈锦而莫照,思反乡而有叹。
且夫杀义害婴,而懮丰疑,绁贤不策,失位谁持。
迨理屈而愈闭,方怨天而怀悲。
对骏骓以发愤,伤虞姝于末词。
陟亚父之故营,谅谋始之非托。
遭衰嬴之崩纲,值威炎之结络。
迄皓首于阜陵,犹谬觉于然诺。
视一人于三杰,岂在己之庸弱。
置丰沛而不举,故自同于俎镬。
发卞口而游历,迄西山而弭辔。
观终古之幽愤,怀元王之冲粹。
战国之权争,方恬心于道肆。
浮丘以就德,友三儒以成类。
洁流始于初源,累仁基于前美。
拨楚族之休烈,传芳素于来祀。
强见誉于清虚,德致称于千里。
或避宠以辞姻,或遗荣而不仕。
政直言以安身,骏绝才以丧己。
驱信道之成终,表昧世之亏始。
悟介焉之已差,则不俟于终日。
既防萌于未著,虽念德其何益。
尔乃孟陬发节,雷隐蛰惊。
散叶荑柯,芳花饰萌。
萋萋于旄丘,依依于高城。
相雎鸠之集河,观鸣鹿之食萍。
沂泗远兮清川急,秋冬近兮绪风袭。
风流兮水增澜,诉愁衿兮鉴戚颜。
愁盈根而蕴际,戚发条而成端。
嗟我行之弥日,待征迈而言旋。
庆云之优渥,周双七于此年。
陶逸豫于京甸,违险难于行川。
转归舷而眷恋,望修樯而流涟。
愿关邺之遄清,迟华銮之凯旋。
穆淳风于六合,溥洪泽于八埏。
颁贤愚于大小,顺规矩于方圆。
固四民之获所,宜税稷于莱田。
邯郸之难步,庶行迷之易痊。
长守朴以终稔,亦拙者之政焉(《宋书·谢灵运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
赵盾韩厥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六、《北海集》卷二一
绍兴二年正月十六日进御故实曰:《国语》:赵宣子韩献子灵公,以为司马。
河曲之役,赵孟使人以其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
众咸曰:「韩必不没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车,其谁安之」?
宣子召而礼之曰:「吾闻事君者比而不党。
夫周以举义,比也;
举以其私,党也。
夫军事无犯,犯而不隐,义也。
吾言女于君,惧女不能也;
举而不能,党孰大焉。
事君而党,吾何以从政
吾故以是观女,女勉之!
苟从是行也,临长晋国者,非女其谁」?
皆告诸大夫曰:「二三子可以贺我矣。
吾举也而中,吾乃今知免于罪矣」。
臣观自昔人君最恶者朋党,而人臣之得罪,亦无大于此,其故何也?
为其不忠也,为其不正也,为其不公也。
夫不忠则欺,欺则必党而后售;
不正则邪,邪则必党而后立;
不公则私,私则必党而后成。
苟为其情,不出于此三者,亦无事于党矣。
为人臣而甘为不忠、不正、不公之行,以安受其恶名,亦岂人情也哉?
盖仁义之道薄,而利心胜之,则趋陷于此,而不自知焉耳。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怀仁义以事君者,则不其然。
忠而不欺,与之共事者皆所同心;
正而不邪,与之并进者皆其同类;
公而不私,与之同心同类者乃皆一意于公家耳。
故更相称誉,不为朋党;
转相汲引,不为比周。
何则?
忠于为国,无邪私也。
是以为大臣者,以人事君,唯恐其才之不宜,而有愧于所称。
居下位者,由荐入官,唯恐其职之不修,而有负于所举。
处荐才之地,则引之不以为恩;
任当官之责,则犯之不以为怨。
恩怨两忘,而唯义之从,尚何朋党之有?
臣于赵盾、韩之事,窃有取焉。
生姜芽 明 · 徐元
 出处:六十种曲 八义记 第三十五出
净上:昨日忒叵耐那韩厥
令他守着孤儿。
底防奸细。
怎想他心先变。
放出孤儿吾不及知。
有罪甘自犯。
拔剑刎丧黄泉。
满庭芳 明 · 徐元
 出处:六十种曲 八义记 第一出
末上:左氏春秋。晋灵当国。
赵盾七世忠臣。岸贾谗佞。
杀害赵家人。驸马将身逃匿。
灵辄一处安身。把公主冷宫囚禁。
生下小郎君。程婴
藏出禁。韩厥自刎。
杵臼遭刑。十八年孤儿观画。
夫妻子母再完成。除奸佞。
冤冤相报。传说到如今。
黄莺儿 明 · 徐元
 出处:六十种曲 八义记 第四十一出
公主痛分离。
在冷宫中产下儿那穿蓝的呵。
乔妆草泽入宫去将那赵氏孤儿呵。
藏出禁闱后宰门有韩厥把守。
被他搜出穿蓝的自分必死。
返触他几句伤心语。
好伤悲。
将军义勇。
自刎放孤儿。
忆多娇 明 · 徐元
 出处:六十种曲 八义记 第四十出
末:听诉说。
休泪撇。
孤儿暗藏出禁阙
深感将军韩厥
放出孤儿。
放出孤儿。
此恩何时报得。
大环着 明 · 徐元
 出处:六十种曲 八义记 第四十出
末:公主分娩。
扮作医人
暗藏孤儿出离宫门。
韩厥为他自刎。
累及公孙杵臼遭刑。
那奸雄信吾是好人。
反把孤儿与我结义相亲。
成都漕谢李制置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八
守江乡之符,正惭玩愒;
出泽国之节,滥备将输。
亟控需章,冀回涣汗。
兹奉大元帅承制,必欲小行人之疾驱,冒昧涤红,凌兢布白。
伏念某百无操挟,独有迂疏。
学无所成,空敝精神于蹇浅;
仕未能信,仅存肝胆之轮囷。
馆下诸生,一鸣辄斥;
坐堂上称太守,再鼓已衰。
独感吾选韩厥之知,皇顾孰杀子产之怨。
止须书考,力乞投闲,敢图清朝,骤畀漕事!
成都夙称陆海,海已近于扬尘;
而益部旧号使星,星今同于陨石。
熬波无润,刻楮难成。
百亩食九人,宁忍夺金于白昼;
十钟致一石,尤难转粟于青天。
此岂庸驽,所能黾勉!
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敢不膝行;
观察于赋,与急刺史于民,尚祈指教。
恭惟某官识弘且毅,气直以方,学广而闻多,才全而业钜。
光猗兰之叶,世载其英;
劲前茅之权,帝嘉乃绩。
受任危难之际,折冲谈笑之间。
夷虏胆寒,士民心服。
吴起,荐西门豹,悉送吹嘘;
向宠,咨郭攸之,尤加摸索。
有如蹩躠,亦俾驱驰。
某敢不恪奉六条,图拜五善?
维驹维骐,维骃维骆,敢自怠于鞭笞;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愿少宽于辔策。
其为颂徯,罔既敷宣。
对学书判(丁学盘盂书庚相为引重后一云遂学或止之举庚或止之丁云以此报德) 唐 · 郭立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九
丁本诸生。弱龄有志。
操觚游艺。负笈从师。
服膺孔甲之书。留心田鼢之业。
精穷小学。声洽大成。
庚有亲仁之风。乃思延誉之美。
为游扬于左右。得推择于簪裾。
不以引重之恩。而忘奏举之义。
尽言报德。在此奉公。
韩厥之故事非遥。郤诜之前踪可袭。
行诸则仰推故典。止之则未识通方。
自得尽忠之规。何听无稽之说。
对学书判(丁学盘盂书庚相为引重后一云遂学或止之举庚或止之丁云以此报德) 唐 · 员押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
学贵博通。九流异轸。
书称秘奥。四微攸藏。
必温故而知新。方不朽而致远。
丁服勤罔倦。考古斯多。
孔甲之书。方求筮仕。
郑庄之荐。终闻推毂。
登朝有誉。常怀报德之心。
司败在官。遂致无私之罚。
此乃韩厥之举。郤诜其人。
旌国史而无惭。访朝英而罕辈。
彼或止者。何其小哉。
请息挽弓之言。以锡来车之宝。